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教育部党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工作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校领导带头上思政课教学工作。本学期三位校领导分别围绕新质生产力、区域协调发展和能源革命三大专题,深入解读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政策,旨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形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
在专题“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党委书记王志平详细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他强调:“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他通过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提升生产力中的核心作用,并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实践,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专题“下好区域协调发展这盘棋”中,执行校长孙利兵聚焦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他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他通过具体的政策解读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并探讨了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实现区域间的互补发展和共同繁荣。
在专题“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中,副校长张涛着重讨论了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他强调:“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保障能源安全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他通过分析国内外能源形势和政策,让学生认识到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如何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推动能源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校领导以身作则亲授思政课,展现了对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担纲思政育人政治责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这一系列专题课程,学生们对国家的发展形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个人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校将继续坚持领导带头上思政课的传统,不断深化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