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社合作、推动资源共享,构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新格局,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天宁街道怡康花园社区举行校社共建签约暨实践基地挂牌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王艳君、怡康花园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唐洁、党委副书记傅琳、高媛及双方代表共同出席活动。
签约挂牌:共筑育人新平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王艳君与怡康花园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唐洁签署共建协议,并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王艳君指出,此次合作是我校拓展实践育人阵地、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理论优势,助力社区党建与文化建设。唐洁表示,校社共建将为社区注入高校资源,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与青少年教育提质增效。
合作基础:延续服务传统,深化共建内涵
此前,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已与怡康花园社区辖区内的怡康小学开展多项合作,包括以课后志愿服务为载体,“航空模拟器操控”为主题的青少年科创教育活动。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科技实践引领小学生探索科学奥秘,成效显著。此次共建将进一步整合高校与社区资源,在党建联建、思政实践、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等领域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未来方向:聚焦四大任务,服务双向赋能
1.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开展理论宣讲等活动,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基层落地生根,打造“红色教育联学”品牌。
2. 实践育人,培根铸魂
组织大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将社区作为思政课“第二课堂”,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感。
3. 青少年成长护航
延续“高校+小学+社区”三方联动模式,拓展科普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等特色活动,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4. 文化共育,惠民共享
依托学校师生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策划红色文化展览、家风家教讲座等,提升社区文化软实力。
展望未来:打造校社协同发展样板
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共建为起点,逐步探索“高校资源下沉、社区需求对接、成果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模式,力争形成可推广的校社共建经验,为天宁区基层治理与教育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次签约标志着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服务地方发展中迈出坚实一步,未来将通过校社深度融合,实现“育人”与“惠民”双赢,书写协同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