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检验青年教师导师制“老带新”前期培养成果,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我校举行青年教师导师制“老带新”培养对象汇报课比赛。本次活动共有9名青年辅导员同台竞技,展现了一年来在导师指导下的成长与蜕变。党委书记王志平、副校长桑莉琳、学工处处长季艳、副处长肖琳、副处长蔺超洪担任评委,各二级学院学管主任、全体辅导员、班主任观摩。
比赛现场,辅导员们结合学生特点,巧妙设计班会环节,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展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个性化的风格。通过班会背景、班会目标、重点难点分析,设计班会流程,通过案例、互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难点。每一节精彩班会课的背后,都凝聚着导师团队的智慧与心血,师徒携手,匠心传承。
评委组从总体要求、教育内容讲述、教育效果、教态与表达、个人特色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根据《青年教师导师制“老带新”培养对象汇报课比赛赛项规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智能学院辅导员陈小路)、二等奖(智能学院辅导员魏晓晨)、三等奖(航服学院辅导员肖玲)。
陈小路
魏晓晨
肖玲
桑莉琳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辅导员在班会内容、环节设计、现场互动等方面的精彩表现。她表示,一堂好的主题班会课,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因此,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出发点,立足高职学生特点与实际,做好主题班会课程设计和充分准备,努力做到小切口言明大道理,真正做到让学生入脑入心、信服乐行。
王志平在总结中强调: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本次比赛既是“老带新”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教育薪火相传的生动实践。
自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以来,学校通过“一对一”结对、定期听课评课等形式,助力青年辅导员快速成长。从班会设计打磨到班会课堂实操,导师全程指导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年轻辅导员的创新思维也反向促进老辅导员的教学反思,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老带新”机制,搭建多元成长平台,推动辅导员队伍梯队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