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摘自2010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手册(试行)
主要评估指标 |
关键 评估 要素 |
说 明 |
建议重点考察内容 |
数据库相应编号 |
1.领导作用 |
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 |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或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举办单位为院校实施规划提供良好的政策保证、制度环境和足额的经费投入(生均经费不低于省属院校标准)。 |
区域或行业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专业结构 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举办者对院校支持情况 专任教师/学生数情况 |
1.1 3.1 7 |
1.2办学目标与定位 |
学校办学定位准确,改革、发展目标明确可行,办学体制创新,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条件良好。 |
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 学校改革、发展目标 办学体制改革创新 基本办学条件 校园文化建设 |
1.3 | |
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 |
落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定位,重视对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投入;关心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重视与区域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 |
经费收入与支出结构 领导重视教学及学生情况 教师培训进修 校企合作 奖学金 |
5.1 5.2 2.2 6.1 7.5 8.8 | |
1.4校园稳定 |
符合《平安校园》的各项规定。 |
无校园不稳定事件、违规办学事件发生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 |
2.师资队伍 |
2.1专任教师 |
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拓宽教师发展渠道;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达到70%以上,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院校达到80%以上,省示范院校达到75%以上;专业带头人建设成效显著。 |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 专任教师结构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 专业带头人及教学团队 |
6.1 |
2.2兼职教师 |
重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从行业、企业聘请经营管理专家、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30%,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院校达到50%,省示范院校达到40% |
兼职教师承担课时比例 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
6.2 | |
3.课程建设 |
3.1课程内容 |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优化课程体系和优选教学内容;校企紧密合作开发课程;重视精品课程建设。 |
课程教学目标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成果 |
7.2 7.5 |
3.2教学方法手段 |
能有效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搭建校企信息化交流平台,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输到学校,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在生产现场直接开展教学工作,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等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考核评价多元。 |
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手段 考试/考核方法 授课地点 |
7.2 | |
3.3主讲教师 |
主讲教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基础性课程与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建设均取得成效。 |
主讲教师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效 |
6.1 6.2 6.3 | |
3.4教学资料 |
建设或选用精品教材,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注重案例库、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 |
选用教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馆藏图书资料;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精品教材建设成果 |
7.2 7.5 3.2 3.4 | |
4.实践教学 |
4.1顶岗实习 |
顶岗实习覆盖率高;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顶岗实习期间教学任务落实到位。 |
专业顶岗实习记录 校外实习基地 顶岗实习教学组织与考核 |
4.2 7.4 |
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企业参与、系统设计实践教学,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 |
专业教学计划 实践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改革 |
7.2 7.5 | |
4.3教学管理 |
校内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健全;安排有专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和政治辅导员。 |
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管理 专职教学管理人员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 |
4.2 8.1 8.2 8.3 | |
4.4实践教学条件 |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计划的安排,实践教学经费有保障;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国家和省级实训基地开放共享。 |
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经费;专业合作;社会捐助;国家和省级实训基地 |
4.1 4.2 5.2 7.5 9.3 | |
4.5双证书获取 |
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人数达到毕业生的80%以上;积极参与技能竞赛。 |
校内职业鉴定机构及职业鉴定种类 ;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及等级 技能竞赛成绩 |
7.3 | |
5.专业建设与特色 |
5.1专业规划、建设、管理、特色 |
专业建设规划科学,重点建设专业及其专业群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具有鲜明的特色;主动适应区域或行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专业设置;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管理制度完善。 |
专业建设规划 重点建设专业(专业群)及其特色 专业设置、调整管理制度 现场专业剖析 |
7 |
6.教学管理 |
6.1管理规范 |
有健全的教学管理组织系统;教学管理制度完备、规范,执行严格,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
教学制度与运行管理 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随机访谈教师、学生、管理干部 教学管理创新 |
8.1 8.2 |
6.2学生管理 |
以学生为本,管理育人;学生管理队伍结构合理,制度健全,校园文化良好。 |
教学制度与运行管理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随机访谈学生、教师 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 学生管理与就业体系 |
8.1 8.3 | |
6.3质量监控 |
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有效、运行效果良好;吸收行业和企业参与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
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与运行 质量监控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随机访谈教师、管理干部 学生满意度 |
8.1 8.5 | |
7.社会评价 |
7.1生源 |
第一轮投档率与报到率高 |
招生 新生报到率 |
9.1 |
7.2就业 |
学校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和就业工作,就业工作保障体系完善,就业举措有创新;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创业教育成效显著。 |
创业教育成效;就业率;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就业管理机构与人员、就业管理体系;用人单位满意度 |
9.2 8.4 | |
7.3 社会服务 |
学校主动服务社会意识强,服务渠道、类型丰富;服务形式有创新;社会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等开展良好,社会回报高 |
教师技术服务情况 产学合作 社会技能培训开展情况 鉴定站(所) 学校声誉、特色和影响力 |
6.1 7.5 7.3 4.3 |
注:“说明”、“建议重点考察内容”等的黑体部分为江苏省在国标基础上进行调整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