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管理机构>>学工处、团委>>就业创业>>文章内容
团常委发〔2009〕5号 关于加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0-03-10   点击:86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各辖市、区团委,市各委办局、公司、直属单位团委(总支、支部):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市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是当前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团省委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工作要求,以“青春铸龙城、创业促就业”为主题,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导向,以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和下岗失业青年为重点,以提升青年就业创业能力为根本,抓住观念引导、技能提升、信息服务、资金扶持、载体建设等关键环节,努力构建具有共青团特色的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帮助和促进更多的青年实现就业创业,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高”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就业援助与创业扶持相结合。准确把握青年就业创业各个环节和不同领域青年的具体需求,在重点抓好促进大中专毕业生、青年农民工就业工作基础上,高度重视创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努力做到就业与创业两结合、两促进。
    2、坚持市场推进与组织推动相结合。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准则,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社会化动员能力,大力发展依托中介组织,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进。
    3、坚持统一规划与上下联动相结合。团市委制定统一工作规划,明确目标、分类指导、协调进度,集中全市团组织力量全力推进。全市各级团组织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重抓本级,切实抓好本地区、本单位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4、坚持协同组织与务求实效相结合。积极争取人事、劳动保障、经贸、农林、财政、教育等部门和金融机构支持,建立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沟通协调机制。既注重营造声势,更注重实际成效,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到实处、落实到更多青年。
    5、坚持促进就业创业与强化基层基础相结合。抓住开展这项工作的有利契机,全面摸清本地区大中专毕业生、青年农民工的数量分布、思想动态、技能水平、就业状况、创业意愿等基本情况,及时跟进团建工作,努力扩大团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三、工作目标
    2009年,全市各级团组织建立8个青年创业导师团,举办10场青年就业专场招聘会,建立10个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举办20期SYB创业培训班,建立 100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力争帮助扶持100名青年成功创业,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青年1000人次,帮助5000名青年实现就业。
    四、工作内容
    1、营造氛围,全力推进观念引导。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大讲堂、学业职业生涯导航和创业事迹报告会,开展各类创业大赛等形式,大力营造敢于创业、勇于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要联合工商、税务、卫生、环保、劳动等相关职能部门,吸纳优秀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成功人士、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参加,组建青年创业导师团,为青年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导航、法律援助等服务,加强对青年创业的指导。各级团组织要分层选树青年创业典型,加强典型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青年创业中的导向作用,让广大青年从身边人的创业事迹中受到启迪、激发热情。
    2、加强培训,全力推进技能提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远程教育和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资源及团属阵地,开办各类青年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青年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特别是要大力开展返乡青年农民工技能培训。要积极举办创业培训班,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举办全市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扩大比赛工种,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各行各业青年苦练技术、提高技能。
    3、搭建桥梁,全力推进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并发挥网络优势,开通创业网页,构建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就业信息发布,创业项目征集等专项服务。通过编印宣传册、举办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各级政府在用地、收费、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广泛建立青年创业项目库,开展创业项目发布会、创新成果展示会,搭建项目与资本、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联合劳动保障、人事部门,采取发布就业信息、举办就业招聘会、开展 “工岗快递”等形式,广泛挖掘用工岗位,为青年提供就业服务。
    4、拓宽渠道,全力推进资金扶持。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项目合作,开辟青年创业贷款的绿色通道。继续深化 “青年创业信贷扶持”小额贷款项目,探索与在常银行开展青年创业贷款项目合作,尝试推出青年创业卡。加强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大胆创新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担保方式,大力发展农村青年创业互保、联保贷款,积极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信用贷款。继续与总工会等部门联动,为创业青年积极争取“五一”二次创业资助。有条件的辖市、区团组织可牵头成立多种形式的青年创业基金、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公司,为青年创业提供融资服务。
    5、建立基地,全力推进载体建设。广泛联系各类工业园区、创业园、科技孵化器、企事业单位、经济合作组织,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和下岗失业青年提供见习岗位,学习创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更好地就业、自主创业奠定基础。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园、青年创业基地等各类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参与地方开发园区建设,推动青年创业群体的集聚和发展。大力发展青年职业中介机构和创业服务机构。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各级团组织要从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高度,充分认识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作为2009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明确职责,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迅速制定行动方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统筹兼顾,形成合力。各级团组织要善于借助政府力量,研究有关部门在就业创业方面的政策,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寻求合作。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网络优势,统筹城市和农村、学校和企业,建立健全各地各行业团组织之间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合作机制,形成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合力。
    3、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各级团组织要根据各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本单位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措施,重点做好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工等四类青年群体的工作,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切忌平均用力。要根据工作的发展变化,不断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对策,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4、加强宣传,及时总结。各级团组织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大力宣传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中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和先进典型,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青年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动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团市委将把基层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予以总结推广。

  
附件: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225号-1
    学院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嫩江路1号   校办电话:0519-85132710
    招生咨询:0519-85195928 / 85132767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