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做好高校财务工作
来源: 青岛财经日报
高校财务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而财务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主体中的主体,是整个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关键因素。不断涌现的新理论、新业务、新规则和新方法对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财务人员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财务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传统的财务核算能力外,高校财务人员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素质:一是职业判断能力。对一些财务事项的处理,常有多种财务政策、财务原则可供选择,这就需要财务人员通过分析判断来做出选择。二是沟通协调能力。学校内部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化,对于不同的利益主体,财务人员必须采用不同技巧来沟通协调。三是开拓创新能力。财务人员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和高校实际以新的思路考虑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采用新的方法来应对会计事务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措施
财务工作是高校所有工作的基础,是各单位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能的保证,是保持高效稳定的关键。高校应结合工作实际,确实有效的培养和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理财意识,增强参与预测与决策的能力,使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能站在加快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高度,能够充分发挥高校财务工作者必须发挥的信息反馈作用、决策咨询作用、管理中心作用。
1、加强政治思想修养
政治是高校财务人员的生命线。应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自觉克服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积极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这是高校财务人员做好财务工作的前提。
2、强化财会法制观念
财务工作是学校财经工作的基础,高校财务人员对财务工作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求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依法设置财务账簿,建立健全本校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坚持原则,依法履行岗位职责,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不违法办理财务事项,不伪造、变更或隐匿、故意销毁财务凭证、财务账簿,不编制、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3、加强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
真实、公允是财务职业判断的基本准则。财务准则赋予财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尤其是当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时,财务职业道德的作用就在于促使财务人员能够筑牢防线,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并且不受权势和偏见的影响,确保通过会计职业判断所产生的财务资料能客观、公允地反映高校一定时期的财务运行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建设是对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加强财务职业道德和诚信建设应从教育做起,因此各高校必须狠抓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
4、加强业务培训和严格规范从业资格
搞好高校财务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娴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一方面高校财务人员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过去按图索骥的旧习,积极主动强化新准则、新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并进行综合考核,奖优罚劣,严格规范高校财务人员的从业资格,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爱岗敬业、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5、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财能力
一名合格的高校财务人员应该具备以下理财能力:(1)能够准确的测算出高校每个项目的收益值与风险;(2)能够提供财务展望,编制财务预算和计划;(3)能够及时发现资金陷阱,并能灵活筹集、调配资金,降低资金成本;(4)能够保证资金安全、完整、高效运用,防止被丢失、贪污、滥用、非法挪用;(5)能够成为高校的活账本,账清目具;(6)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高校利益。要胜任以上工作,并非与生俱来,或一蹴而就,需要与时俱进,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素质。
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不良案例,从反面警示我们必须加强政治思想修养,依据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规范财务行为,完善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的机制,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高校财务人员,应当在工作实践中,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不忘廉洁自律,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恪守会计职业道德,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按照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要求,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做好学校财务工作,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栏目列表
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做好高校财务工作
发布时间:2011-09-15
点击:98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