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7月5日晚发布通告称,该市乌拉特中旗确诊一例腺鼠疫病例。自7月5日起,全市已进入鼠疫防控Ⅲ级预警期,预警时间持续到2020年底。消息一发出,立即引发公众高度关注。腺鼠疫是啥?我家有老鼠,会被感染吗?怎么防范?……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是WHO规定的国境检疫传染病,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我国仅有两个甲类传染病,另一个是霍乱。)
造成人间鼠疫流行的传染源主要为:
1. 患有或死于鼠疫病的各种动物,如旱獭;
2. 动物体外寄生的跳蚤;
3. 鼠疫病人。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杆菌,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1. 跳蚤叮咬:鼠-跳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
2. 人-人传播: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
3. 通过剥食染疫动物,引起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
鼠疫防范特别提醒
鼠疫是可防可治的,做到以下几点:
1. 避免接触自然疫源地野生鼠类、旱獭等动物;
2. 避免接触病死的啮齿类动物;
3. 与鼠疫病人保持一定距离;
4. 接触鼠疫病人或自然疫源地的啮齿类动物后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暑假即将来临,很多家庭有到西北(内蒙、西藏)等避暑度假的计划,特别提醒:去草原时做好个人防护,不接近不食用野生动物,不在草原露营过夜。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在就诊时主动告知草原和野生动物接触史,以助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