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我院理论社团时势观察社成功走进社区,分别与三井社区,洪福社区进行了校社合作交流,让大学生能走出校园,认识社会,站在社会的舞台上展现自己。
抵达“三井街道文体活动中心”,迎接我们的是是党建指导员、活动中心负责人陈祥元老师,陈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新建的文体活动中心:“三井街道地处高新区最南端,是市政府所在地,地形呈东西狭长的带状,当地人把它的地形比喻为“一条狭长的扁担”。一直以来,街道本级没有文体活动场所是三井人的苦恼,因而建一个宽敞的文体活动中心成为近两年街道民生工作的重点。好消息是,位于“扁担”西头的三井街道文体活动中心现已成功建成对外开放。中心集文化传承、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团队活动等功能于一体,总投资2000余万元,建筑面积
紧接着,由陈老师担任导游,带领我们时势观察社成员参观了活动中心。可以说它就是一个小型的博物馆:书画摄影展厅、传统文体项目展厅和民俗文化展厅,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告诉你一个过去的三井,“这就是上世纪的三井,这就是父辈们的过去。”这是三井街道文体活动中心老照片展区前言部分的一句话。
中心的传统文化展厅分布在一楼中心庭院周围,分别是传统文体项目展厅和民俗文化展厅。滚铁环、打旋鼻螺、滚弹珠、跳房子、抓雀子、踢毽子、跳麻绳,这些传统文体项目不仅有静态展示,参观者还可以动起来,现场用中心提供的器材一试身手,看看铁环怎么滚,弹珠怎么打,雀子怎么扔,寻找让旧时孩子们快乐起来的秘密。
民俗文化展厅的90多件收藏物品均来自三井的民间收藏家,62岁的奚文辉。奚文辉辗转收藏了2年多的藏品多为三井街道农户家中的生产、生活用具,弹棉花用的弓、除草用的木耙、编草绳的可转动木耙工具,煤油灯、妆台、摇桶、木坐车……展厅构思精巧并将这些用具错落安置于模拟的农户院落、门厅中,一下子就能勾起很多老辈人的情怀。在中心的二楼,还设有多个民间手艺人工作室,有彩泥制作陈列室、烙画艺术室、绢花制作室等,是一楼多个传统文化展厅的另一种延伸。
现代设施配套,新旧艺术结合,带你融入今天的三井。除了体验传统文体项目、感受传统民俗文化,三井街道文体活动中心还设立了常州市图书馆三井分馆、国民体质监测室、健身室、乒乓室等现代化配套设施;舞蹈工作室、书画摄影工作室、烙画工作室等文艺创作基地,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
二楼设立的常州市图书馆三井分馆,是常州市图书馆在新北区设立的首家分馆,实行全市图书一卡“通借通还”,居民可选择就近借阅、归还书籍。另外,配有室内外两处阅读区,集电子阅览和图书阅览于一体,拥有近万册书籍可供借阅。
文体活动中心内的艺术创作还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如果说,捏泥人、绣虎头鞋、烙画……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还不能满足你的猎奇心,那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创作也许会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吴毓瑜便是这其中的最佳代表。她用现代的轻质彩泥,或是捏出小黄人、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等造型生动的卡通人物,或是将它们制作成戒指、钥匙坠等挂件,这些作品都将陈列在工作室。
除了室内的现代化设施,文体中心还配套了
最后我社在乒乓球室开展了一场乒乓球比赛,亲身体验了活动中心的文体氛围。校社共建不仅可以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区的发展,提高服务社会,奉献才干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学校的道德实践活动,也支持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校社共建将会取得双赢的良好效果。
参观三井街道文体活动中心集体照
参观书画摄影艺术展厅
传统文体项目展厅,学生体验跳格子、抽陀螺、踢毽子等游戏活动
参观民俗文化展厅
观看烙画艺术家创作“鸳鸯戏水”
参观老年艺术活动室
陪社区老年朋友打乒乓球
体育活动室合影